2024年9月1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一年级学生在上开学思政第一课。图/新华社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当我们回看历史,无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还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抑或救亡图存的近代中国,教育都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民族觉醒的重要力量,更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一批爱国者秉持“教育救国”的理念,认为要把兴教育、办学校作为开民智、强国家的重要途径。1935年9月17日,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张伯苓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激起全场师生一致共鸣。
可以说,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兴国的理念和振兴中华的梦想从来都是连在一起的。“中国梦”就包含了“教育强国梦”,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一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非凡成就,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有2.91亿学历教育在校生,专任教师1891.8万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与此同时,我国教育在一些领域、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亟须补短板、强根基,解决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供需错位等问题。例如,基础教育评价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高等教育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我国教育在逐步告别“量”的短板以后,迫切需要“质”的提升。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针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提出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这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对加速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2024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选材更加丰富,编排更加科学,育人导向更加鲜明。
国家战略实施关键在科技,根本靠人才。教育、科技、人才犹如三个支柱,共同支撑强国建设。通过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能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一些“小而美”的新兴研究型高校相继成立,办学初见成效。传统的综合性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发挥“厚积薄发”的创新优势。人工智能的应用、卫星通信的民用化、无人驾驶的普及……这些公众日益熟悉的“黑科技”,与高等教育提供的关键技术密不可分,也造就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建设教育强国事关“国运”,各级政府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氛围,尊重教师的专业性和教育权。
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要秉持崇高教育情怀,扛起为国育才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扎实迈进。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贾宁